如何有效化解風險,是我國海洋經濟蓬勃發展的關鍵。12月1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深圳銀保監局等四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深圳銀行業保險業推動藍色金融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窂募哟蠼鹑诳萍假x能、加強風險管控、優化保險保障功能等多個方面對保險機構亮出“風向標”,旨在推動藍色金融發展。
當前,我國乃至全球各國正面臨氣候變化帶來的自然災害、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污染等海洋風險。隨著海洋強國正式成為國家層面的大戰略,藍色經濟萬億市場蓄勢待發,保險將如何助力?藍色保險又有何“施展”空間?
藍色保險迎契機
【資料圖】
隨著2022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近期召開,藍色經濟、藍色金融成為熱議話題,同時也讓藍色保險走入更多人視野。
如《意見》中提到,力爭到2025年,藍色保險規模持續快速增長,藍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不斷涌現,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打造藍色金融創新發展深圳樣本。
何為藍色保險?與綠色保險近期迎來銀保監會定義不同,藍色保險雖然在十余年前就有提及,但目前尚未有監管定義。在業內人士看來,綠色保險的“綠色”對應陸地,藍色保險的“藍色”則對應海洋,又可以稱作海洋保險。
不過,海洋保險并非一種特定的險種,而是指與海洋經濟直接相關的保險產品的統稱,目前主要有三大類,一是傳統海上保險,主要包括貨運險、海上旅客人身意外傷害險等;二是漁業保險,主要包括漁船保險、海水養殖保險;三是新興險種,比如海上石油勘探開發保險、海上平臺公眾責任險等。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海洋經濟發展,為海洋保險的發展創造了有利契機。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此外,在深圳、山東等海洋經濟發達地區,藍色保險也受到了政策的支持。與此同時,豐富的政策“土壤”為藍色經濟帶來廣闊的市場前景?!吨袊{色經濟報告2022》顯示,中國海洋的資產價值約為54萬億元,年度可持續海洋生產總值為2.1萬億元。
雖然有頂層設計在指引方向,但不可忽視的是,隨著我國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海洋災害等各類海洋風險帶來的不確定性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影響日益凸顯?!吨袊{色經濟報告2022-助力海洋可持續發展》(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中國海洋價值面臨的風險,其中包括氣候變化加劇干旱、熱浪、洪水等自然災害風險;生態系統破壞漁業資源衰退嚴重風險和海洋污染風險。
“海洋經濟具有受氣候影響大、投入高、回報期長、技術依賴強、綠色等特征,因此包括保險在內的金融業在海洋經濟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痹诹阋佳芯吭涸洪L于百程看來,海洋經濟的高風險特征,給藍色保險提供了廣闊空間,隨著產品創新和技術的賦能,藍色保險的發展迎來藍海。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海洋保險將營造有利于涉海產業發展的制度環境,分散海洋產業經營中的巨大風險,從而更好地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
仍處探索階段,需建機制、優化保險保障
海洋經濟憑海而興。在業內人士看來,海洋經濟在發展中難免遇到風浪,海洋保險不應缺位,更不能缺位。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2月15日,中國漁業互助保險社拿到“準生證”。同批籌建的還有遼寧、大連、廣西、海南等四家分支機構。此外,一些保險公司正在積極創新保險產品。以保險機構創新海水養殖保險產品為例,《報告》顯示,近年來,福建省漁業互保協會聯合商業保險公司,研發推出水產養殖臺風指數保險,根據事先約定的臺風區域和臺風級別作為理賠觸發標準,一旦觸發約定的賠償標準,投保區域內所有被保險人均可獲得統一標準賠款,解決了查勘難、定損難、理賠難等難點。保險方案可以根據各地區的地域特性、養殖品種和面積、歷史臺風情況等進行個性化設置,切合養殖戶的投保需求。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海洋保險產品還難以滿足我國海洋經濟發展需求。于百程表示,總體來看,藍色保險創新仍處于探索階段。
這就需要保險機構順應海洋經濟市場的需求,全方位、多層次開發適應海洋經濟發展的保險新險種。業內人士指出,作為海洋災害損失經濟補償的主要方式之一,保險業應為海洋經濟編織一張“安全網”,以有效補償海洋災害給人們帶來的財產損失,并助力災后的經濟恢復與建設。
那么,險企如何讓藍色保險“施展”拳腳?
對于發展藍色保險,《意見》從加強體制機制建設、加大金融科技賦能、加強風險管控、優化保險保障功能等多個方面作出明確。比如提出,保險機構應提高風險識別和風險定價能力,積極參與海洋防災防損;鼓勵有條件的保險機構設立藍色金融專業部門、建設特色分支機構;推動藍色金融集聚發展,支持設立涉海保險專業中介機構;鼓勵保險機構根據海洋經濟新興業態以及涉海企業的特殊保險需求,開發涉及海洋交通運輸等新型保險產品等。
在于百程看來,保險機構可以設立藍色保險創新研發中心,基于海洋經濟的轉型升級,設計相對應的保險產品,通過試點不斷摸索完善,并與綠色信貸等其他金融服務結合,形成藍色金融可推廣的模式和體系。
在完善海洋保險體系方面,有業內人士指出,可以利用保險的專業化風險管理模式,為海洋經濟的發展提供較強的風險防范能力,同時利用保險的金融中介功能,對調整企業投資結構向自資本市場轉移和提高債券市場的參與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航運保險、濱海旅游特色保險、海洋環境責任險、涉海企業貸款保證保險等具有海洋特色的保險,應大力發展,以此提高海洋保險對海洋經濟的支持。
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胡永新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