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眾安保險發布百萬醫療旗艦產品尊享e生的最新版本——尊享e生2023,作為百萬醫療險的標桿性產品,不少業界人士都想要一窺究竟,看看這一大IP又將引領怎樣的創新趨勢,更重要的,醫療險最終將在健康險市場上扮演怎樣的角色。
必須承認,當下國內的商業健康險市場陷入了發展的邏輯怪圈,一方面是保險深度、保險密度仍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另一方面卻是市場高度內卷,商業健康險,尤其重疾險新單保費陷入負增長。比較合理的解釋是,供給側與需求側出現錯配,要想再次撬動潛力巨大的商業健康險市場,保險業需要真正從客戶需求出發,顛覆既有經營邏輯,在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方面下足功夫。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重疾險遭遇重創,但以百萬醫療險、惠民保為代表的普惠性報銷型醫療險產品依然保持了較快的增速,這或許意味著,基本醫保的全面普及已經為補充性商業醫療險發展鋪平道路,未來,醫療保險將在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發揮更大作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01
疲弱的商業健康險市場,需要一次徹底的經營革命
自2021年開始的重疾險新單保費下滑,至今仍未有任何減緩的跡象,前三季度,行業交流數據顯示,重疾險新單保費同比下滑仍在40%左右。
至于個中原因,行業已經多有分析:宏觀經濟環境波動,居民消費受到抑制;市場初步實現普及,“從1到N”的難度要遠遠大于“從0到1”;個人代理人數量下滑,人均產能提升緩慢……
作為商業健康險市場的主力險種,長期以來,重疾險,尤其終身重疾險之于險企的重要性是其他險種難以比擬的,其給險企創造了大量的新業務價值,是個人代理人留存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也是最容易喚起消費者需求的險種之一。
面對當下的重疾險市場頹勢,各險企積極創新重疾險產品設計,甚至不惜下調定價,但從目前來看效果并不明顯,重疾險供給與需求錯配的矛盾依然突出。
巨大的經營慣性之下,很多人不愿意相信,過去依靠人海戰術、親情營銷甚至自保件套利等方式獲取保單的模式已經走到盡頭,當下的商業健康險市場,迫切需要的是一場徹底的變革,而變革的出發點,一定是消費者的真實需求。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商業健康險市場潛力都依然巨大。例如,按照銀保監會等13部門發布的《關于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2025年,商業健康險市場規模要力爭超過2萬億元,而如今,這一數字尚停留在9000億元左右,與目標差距甚大。
從諸多重要文件、監管制度的表述來看,商業健康險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例如,黨的二十大報告在提及“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時,就為保險行業提出新命題:
“促進多層次醫療保障有序銜接,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落實異地就醫結算,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
很顯然,在頂層的制度規劃中,商業健康險,尤其是商業醫療險,是構建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拋開宏大敘事不談,從險企乃至產品本身發展的角度出發,革新也勢在必行。面對由于產品高度同質化導致的市場高度內卷,創新是唯一能打破僵局的利器。
可以看到,過去每一次的產品服務創新,都帶來了相應險種或者相應公司的快速發展:
友邦引進保險個人代理人模式,帶動了人身保險行業的大發展;
眾安保險創新推出百萬醫療險,帶動這一險種爆發式發展;
泰康瞄準高端客戶市場,構建“保險+養老社區”模式,高客經營取得突破性進展。
02
歷經6年22次迭代,尊享e生2023可保人群、可保責任大擴展,再度引領創新風潮
自2016年眾安保險推出尊享e生,首創百萬醫療險這一新產品模式以來,該類產品覆蓋人群已達億級。而尊享e生作為其中的經典產品,6年時間內已歷經22次迭代。其進化方向不僅展現了眾安保險對于客戶需求變化趨勢的把握,也體現了其對于未來健康險市場發展態勢的深刻洞悉。
那么通過分析尊享e生2023能看到什么樣的產品革新趨勢,乃至健康險發展前景?答案是更豐富的保障內容,更豐富的服務選項。最新上市的尊享e生2023版,相較上一個版本,改進重點就在于進一步擴展使用場景,以提升險企與客戶的交互頻率,以及客戶本身的獲得感,進而強化客戶粘性。
具體而言,尊享e生2023版主打“有慢病能買,門急診能用”,在可保人群和可保責任方面都進行了極大的拓展,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了當下百萬醫療險的空白。該產品體現出四大亮點:
可保人群突破:首次覆蓋六大慢病群體,慢病類、結節類均有機會承保
針對國內慢病和亞健康人群占比超過70%,卻缺乏保險保障的現實,尊享e生2023版核心可保范圍首次覆蓋高血壓、糖尿病、腎小球腎炎、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肺結節等六大慢病人群,符合條件即可投保,不另外加費,讓慢病患者與健康人群享受同等保障。
可保責任拓寬:新增一般門急診,實現從小病到重疾的醫療健康全場景覆蓋
在可保責任方面,尊享e生2023業內首次將一般門急診納入核心保障責任。換句話說,這拓寬了保障范圍,即使因為無需住院的感冒發燒等小病去看門診,相關醫藥費也能得到賠付。
在重疾保障方面,除開最核心的看病問診,前后環節也被納入保障。尊享e生2023還擴展了重大疾病異地轉診交通、住院護工兩項服務。保障范圍內的重疾異地就醫交通費,可得到最高1萬元100%賠付;在指定醫院治療重大疾病且醫院提供了護工服務,可按照實際住院護工天數,按照每天500元定額給付,全年最高賠30天1.5萬。這有助于解決異地就醫帶來的經濟負擔,以及降低患者術后親屬住院陪護的負擔。
健康管理服務內容擴展:住院護工、三折購藥服務,線上線下全流程覆蓋
在健康管理方面,本次尊享e生提供線上線下管家式醫療服務,覆蓋全流程。線下,除重疾綠通、醫療墊付、院后家中護理,以及新增重疾住院護工服務的同時,還新增特藥服務,可在海南博鰲超級醫院內使用國外進口藥品。
線上,尊享e生2023新增“藥惠購”三折購藥服務。當消費者有在線購藥需求時,通過指定服務入口購藥,藥費可享受3折的折扣優惠。據悉,該服務覆蓋500+家庭常備用藥,且不限使用次數,不封頂。
可選加油包重構:升級為6大加油包,滿足更高頻、個性使用需求
尊享e生的加油包一直是產品的一大特色,2023版對加油包重構升級,提供家庭共享免賠額、重疾關愛、重疾擴展特需醫療、門急診0免賠、住院0免賠、家財守護等6大加油包,滿足用戶更高頻或者個性化使用需求。
整體來看,更實用、更好用、更多人能用,成為了本次尊享e生升級最鮮明的特點。正如眾安健康險產品負責人所說:
“我們的愿景是做一億人的國民醫保,所以需要不停的高速迭代,去匹配環境發展和需求變遷,以提供對用戶來說更全面、對市場來說更有競爭力的保障。尊享e生2023也是在這樣的需求和背景下去打造的。在從1到N的環境,通過回歸用戶價值原點的初心,摘取組合所有的保險責任中用戶最有感知的部分,構成獨特的差異化優勢?!?/p>
03
提升交互頻率是維持客戶粘性的重要手段,功能大擴充或就是醫療險未來發展趨勢
像尊享e生這樣不斷進行功能擴展,會是未來醫療險的發展大趨勢嗎?進一步深入分析商業健康險,尤其是重疾險當下所面臨的困局,或許不難得出肯定的結論。
曾經最受歡迎的重疾險為何現在卻節節敗退,從不同角度出發能得出不同的結論,但不容忽視的一點是,中國長期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重疾險市場,重疾險保單量一度占到全球的80%,而放眼保險發達市場,報銷型醫療險才是主流。
從客戶體驗上看,無論重疾險還是醫療險解決的都是客戶對于健康風險的焦慮,重疾險往往采取一次性或多次支付,與客戶交互頻率明顯不足;醫療險則大不相同,保障范圍全的醫療險,既可以賠付日常診療費用,也能針對重癥疾病進行賠付,與客戶的交互頻率普遍要高于重疾險。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重疾險新單保費跌跌不休的同時,以百萬醫療險、惠民保等為代表的報銷型醫療險卻成為健康險發展中的亮點,其保費相對低廉,保障杠桿卻相當高,深受市場歡迎。
近年來很多地方政府對于推動普惠型醫療險發展態度積極,也無非是看重其收費低,能有效補充社保不足,“花小錢、辦大事”。
在多方的支持鼓勵下,可以想象,百萬醫療險未來勢必發揮出更大作用。
當然,百萬醫療險也并非十全十美,必須看到,為了讓更多人買得起,愿意買,百萬醫療險往往會設定較高的免賠額,但這也降低了與客戶的交互頻率,如何兼顧低價與良好的客戶體驗,這就需要險企不斷的豐富產品功能與使用場景?;仡^看,眾安保險尊享e生2023的進化,所體現的正是這一趨勢——迎接醫療險發展大時代,醫療險需要具備更豐富的功能。
自2016年眾安保險設計尊享e生并將其正式推向市場以來,其引領的百萬醫療險風潮一直持續至今,并直接推動了特藥險、惠民保類產品的創新發展,報銷型醫療險快速進入到下沉市場。
且自2016年開始,眾安保險的尊享e生百萬醫療險就一直在迭代,面對同業的各種貼身競爭,一直在根據市場需求,不斷調整產品設計思路,保障愈發豐富,功能愈發完善。如今,站在中國商業健康險市場大變革的關鍵時刻,眾安保險會不會再一次引領風潮?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