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完成“大筆”股權轉讓的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保險”)又將面臨新的股權變更。12月5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北京產權交易所近日披露了一則華泰保險股權轉讓項目,大港油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港油田”)擬出售華泰保險1.09%股權,轉讓底價5.8億元。
11月,經過銀保監會“一紙批文”,“安達系”4家公司目前合計對華泰保險持股比例達到83.22%。股權結構的變更會給華泰保險經營管理和業務布局帶來怎樣的變化?當前,保險行業也正經歷著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歷史瓶頸期,備受“安達系”追捧的華泰保險,保險板塊“成色”幾何?
(相關資料圖)
又一股東或退場,“安達系”持股超八成
提及股權分散、股東變化頻繁等標簽,業內很難不聯想到華泰保險。股東數量曾一度超過60家的華泰保險近年來多次上演股權轉讓。
近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了一則華泰保險股權轉讓項目,大港油田擬轉讓其持有的華泰保險4400萬股股份,擬轉讓產權比例為1.09%,轉讓底價5.8億元。截至發稿,該信息點擊量為309次。
對于此次股權轉讓,華泰保險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股東方出于自身需要對所持有的華泰保險股權進行轉讓是股東的權利,華泰保險尊重股東方出于自身考量作出的決定。
這并非今年以來華泰保險首次出現股份轉讓。11月18日,銀保監會一次性批復安達北美洲保險控股公司、安達美國保險公司受讓多家華泰保險股東所持股權,受讓股份合計14.43億股,對應股權比例為35.88%。
若再加上華泰保險第一大股東、同為“安達系”的安達天平再保險有限公司持有的25.96%股權,以及安達百慕大保險公司持有的股權等,“安達系”4家公司合計對華泰保險持股比例達到83.22%,實現絕對控股。華泰保險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安達集團再次增持,充分體現了安達集團對中國市場以及華泰保險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安達集團的先進經驗和全球網絡支持,將有利于華泰保險進一步夯實既有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對于“安達系”如愿成為控股股東,在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這將會給華泰保險經營管理和業務布局帶來變化,目前的一些既定戰略和業務布局有發生改變的可能。
自全球最大的上市財產及責任保險公司安達集團2002年入股華泰保險以來,“安達系”在華布局不斷擴張,并將華泰保險打造成國內第一家從“中資”轉為“外資”的保險集團。
不僅是安達集團,近年來,外資險企動作頻頻,持續加碼布局國內市場受益于政策的東風,比如逐步取消外資限制、大幅降低外資準入門檻等措施相繼出臺。在宋清輝看來,隨著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步伐加快,保險業新一輪對外開放正在提速,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從“中資”轉為“外資”的保險公司。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外資要進入中國市場,本土化是最需要重視的挑戰,如不同的市場,其文化氛圍和人際交流模式亦不同。
壽險凈利一滑再滑,財險板塊“略勝一籌”
從財險、壽險到基金、資管,華泰保險可謂“牌照齊全”。從保險業角度出發,宏觀經濟政策疊加環境變化,保險行業也正經歷著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歷史瓶頸期。華泰保險旗下的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財險”)和華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人壽”)近年盈利能力幾何?
具體而言,華泰財險“略勝一籌”。該公司前三季度保險業務收入69.67億元,凈利潤為3.41億元。放眼近三年,華泰財險凈利潤略有起伏,從2019年凈利潤4.22億元到2020年增長至5.17億元,再到2021年凈利潤回落至4.86億元。
華泰保險表示,華泰財險業務結構不斷優化,車險嚴控成本,非車大幅提升,重點渠道快速增長,并增設三個創新業務線。
“一家財險公司做到業務結構不斷優化,車險嚴控成本,非車大幅提升,或是應時而為,此舉意在通過業務調整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為迎接新的曙光打下基礎?!痹谒吻遢x看來。
不過,發展非車險業務不可忽視面臨的挑戰,相比車險業務,非車險業務起步時間短,數據積累少,資深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險企要做好費率厘定缺少扎實的損失數據基礎。此外,要形成專業特色,確立市場競爭優勢。不同于車險,費率和條款是統一的,非車險業務有差異化經營的空間,險企要找準市場需求,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勝出。
從壽險業務來看,前三季度華泰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58.54億元,凈虧損0.83億元。對于前三季度的虧損是否會延續至四季度、近年來的盈利趨勢有無可能被打破,引發了業內猜測??v觀華泰人壽發展歷程,在經歷了2018年的凈利潤大增后,2019年開始便一路直下,凈利潤從2019的5.06億元已降至2021年的2.82億元。此外,華泰人壽三季度末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62.59%,較上季度下降9.12個百分點。
宋清輝表示,受新冠疫情、經濟復蘇緩慢等因素影響,華泰人壽面臨凈利潤大幅下滑、新業務增長乏力等困局。壽險業的保險業務端正面臨雙重挑戰的當下,對于如何止住凈利潤縮水這一困局,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雙重挑戰需要對應“雙管齊下”,一方面是投資端希望資本市場回暖,另一方面也最為重要的是,在保險業務端,險企需要規劃獲取凈利潤的“打法”。比如在互聯網渠道更加擁抱數字化或者走精英代理人路線等,同時也需要險企整體的明確規劃。
與保險業務待沖出“陰霾”不同的是,華泰保險的“安達系”人事布局思路更加明晰。新任董事長趙明浩是華泰保險“初創團隊”成員,曾參與1996年華泰財險的創建。來自“安達系”的高管李存強已經出任華泰保險總經理,同時還擔任華泰人壽董事長。
宋清輝表示,從人事變動、股權結構變更來看,華泰保險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華泰保險可以吸收借鑒美國保險巨頭安達集團優秀的經驗做法,激發自身的市場活力,促進提升公司的管理能力,為保險資產的保值增值奠定基礎。
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胡永新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