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捷利交易寶數據統計顯示,四季度中多家新股股價上漲,累積漲幅更是表現不俗,這也被市場認為是港股回暖的縮影。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在股價表現良好的新股中有不少新股在前期公開發售時認購倍數不足或略低,比如飛天云動、健世科技等。這些原本上漲動力不被市場看好的新股以黑馬姿態登陸資本市場,逐漸打破以往的投資邏輯。有專家坦言,不少散戶單純依靠公開認購倍數來預測新股上市后股價表現,這種方式并不嚴謹,也不再適用于今日的市場環境。
多只黑馬股登場
【資料圖】
據初步統計,10月以來上市的12只新股中,上市首日平均上漲11.8%,截至11月末收市,累積上漲超30%。
表現較為靚眼的包括潤歌互動、飛天云動、健世科技、艾美疫苗、巨子生物等新股。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飛天云動前期公開認購倍數僅為0.1倍,上市首日雖有所回落,但目前股價累積上漲近100%。健世科技同樣如此,上市前公開認購倍數為0.5倍,不僅上市首日上漲,目前已累積上漲逾60%。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反差呢?這或許和企業的基本面不無相關。
被稱為“元宇宙第一股”的飛天云動擁有較為強勁的AR/VR內容生產業務,毛利率高達55.3%,吸引了國內包括百度、騰訊、快手、京東等科技企業進行戰略合作。
而健世科技是一家專注于介入治療結構性心臟病的創新醫療(002173)器械企業,在相關技術上具備相當的獨創性與領先性。公司的研發布局瞄準First-in-Class類產品,創造多個行業內“第一”,創新能力強。其次,公司有較強的出海潛力。
類似這樣的黑馬股愈發增多,也為二級市場寒冬送來了暖陽。多家券商在對個股分析中都透露出對此類企業基本面的認可,可以說,基本面會引領市場為企業衡量出更為合理的估值,真正彰顯企業投資價值。
比如以12月開啟招股的新股來看,不乏再次出現認購倍數較低但頗受專業人士認可的企業,包括眼科器械龍頭高視醫療、境內第十家上市險企陽光保險等。
數據顯示,高視醫療在仍被海外競爭者主導的中國眼科器械市場中,是最大的本土參與者,市場份額為6.7%,其業務競爭力、增長可持續性都受到市場認可。
陽光保險同樣以黑馬姿態,在保險行業中畫出高增速曲線。智易東方證券(600958)行政總裁藺常念表示,陽光保險通過差異化的經營戰略,業務均衡發展,核心指標穩健增長。在金融科技賦能和醫養健康產業鏈的政策支持下,公司核心優勢有望得到充分發揮。而陽光保險上市正逢當前保險板塊處于歷史低估值區間,未來,隨著市場風格切換,增速領先行業的陽光保險預計將實現價值釋放,其中長期配置價值較高。
此前,就有分析人士指出,不論市場如何波動,股價最終會逐步反映出公司的基本面,也即是更為長期的投資價值;因此,逆市上市的企業,若本身具備優勢,市場會逐步給予關注度,展現其作為優質標的的價值,在低位選擇買入的投資者或將在未來得到利好。
“公開認購倍數高不一定利好”
在港股市場中,新股上市前公開配售環節備受投資者關注,配售結果往往也被視為新股上市后股價表現的衡量標準。
據了解,公開配售分為國際配售和公開配售兩部分,90%的新股會在國際配售直接配發,參與對象為一些專業投資者,包括大型機構投資者與資金雄厚的個人投資者。公開配售更多面向散戶,資金額較小,但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散戶對相關股票的認可度。
鑒于機構投資者一般會選擇長期持有股票,對股價波動影響較小,因此面向散戶的公開配售經常會被市場所關注。
但從上述的新股表現來看,并不能單純依靠公開認購倍數來進行衡量,企業基本面仍是最關鍵的因素。
不僅如此,據業內人士透露,對于很多IPO企業來說,公開認購倍數高也并非絕對利好,原因有二。
其一,不同集資額的企業公開認購金額與倍數不可相提并論,好比一家募資100億港元的新股與募資10億港元的新股,顯然后者更容易實現足額認購,但并不必然意味著后者就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市場表現。
第二點原因則和港股新股中的回撥機制息息相關。
據投行人士介紹,公開配售和國際配售的初始默認份額是1比9,但如果公開發售認購倍數較高,回撥機制最高可達5:5?;負苓@一機制設立的初衷,就是想讓散戶也有機會分一杯熱門股IPO的羹。
但回撥啟動后,對新股股價的影響也較大,“如果公開認購倍數過高從而啟動回撥后,那么分給散戶的份額比例就越大,散戶中簽越多,上市首日零碎拋壓就會越大,反而容易導致上市后股價下跌,而機構投資者一般不會搶著在開盤首日拋?!蓖缎腥耸咳缡墙榻B。
可以看到,如今的市場環境更趨為理性,對新股的估值衡量重新回歸對基本面的考量,并且由于回撥機制的存在,散戶也并非會沖動入市,盲目追求打新,從而影響后續股價。伴隨近期港股觸底回升,三大指數上揚,一個更為理智且向好的港股市場值得共同期待!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