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寶,一名不只懂保險的理財博主。
(資料圖片)
不知道咋回事,我這個小小的保險科普號好像被什么神秘組織盯上了,老是揪著我不放
剛寫的一篇關于「特定養老儲蓄」的分析對比文,又頂不住壓力被干掉了。
不就是說它5年調一次XX的問題嘛,不就是說它提前取出XXXX嘛…
好好好,公開場合我
還是老樣子,想看的微信私聊找我要備份,沒加過的掃碼
……
說回今天的正題,最近各地都在放寬疫情管控,防控新十條都出來了。
用一句話總結,更寬松了。
相比早期的管控要求來看,簡直是云泥之別
而隨著放寬的推進,身邊有的朋友也陸陸續續出現了陽性案例。
朋友的老婆,樓上的鄰居,以前的同事,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常見…
其中,那位前同事是保險行業的,買過某財險公司的新冠隔離險。
目前已經隔離完轉陰,正申請理賠中。
預計會有1-3K的確診賠償,外加每日200元的隔離津貼,能薅一把大羊毛
很多讀者私聊我問,有沒有新冠隔離險推薦?
說實話,我也在找。
因為病毒變異后傳染性實在太強了,而早前的隔離險都是按照上一代病毒的傳染性和防疫政策制定的賠付規則,早都賠掉褲子停售了。
比如眾安的、眾惠的…
現在還能找到的在售產品,也就支付寶的一款產品還能勉強接受。
保障內容就兩個:
一是確診新冠,癥狀比較嚴重達到重癥或危重癥,直接一次性賠10萬塊。
二是因為傳染病導致住院,包括因為得新冠被拉去方艙隔離,會有每天100塊的津貼。
貴不貴呢?
一年29塊錢,可以按月繳費,每月2.61元。
但要注意的是,不保障無癥狀感染者。
還算合理,因為大部分都是無癥狀感染者,剔除后能大大減輕保險公司的賠付壓力。
當然,別跟早前的隔離險比,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有沒有必要買呢?
見仁見智,我覺得沖著感染了被拉去方艙領個津貼而買它,意義不大。
因為從現在的”新十條“看,已經在倡導居家隔離。
如果我買它,只會考慮它的第一條保障,重型或危重型一次性10萬塊的賠付。
有人可能想問,新冠治療不是免費的嗎,現在也很少重型危重型吧?
確實是。
但我買它不是為了治療,而是為了防范小概率重型情況。
要是萬一留下啥后遺癥,國家可不會管我一輩子。
花29塊以防萬一,符合我們花小錢防大風險的理念。
純友情推薦,需要的自己去支付寶買哈。
對了,支付寶還有另一款跟新冠相關的保險——
這個就不建議大家買了,投保條件太苛刻,很容易被拒賠。
曾經前往或所居住地區是高風險地區,就不符合投保要求了。
就以廣州來說,有近4千個高風險地區,像我這樣越秀、天河、番禺、白云四個區來回跑的,想達標太難了
……
最后還有個事要提醒下——
趁現在身體健康,趁現在沒陽,預算允許的話,盡快把健康險配置好。
包括重疾險、醫療險、壽險和意外險。
一旦陽了,就會觸碰保險公司的健康限制,想投都難。
為啥呢,不是說得了也沒啥問題,很快就好了嗎?
是的,但以目前的狀況來說,誰都說不準這玩意兒到底有沒有啥后遺癥,還得繼續觀察。
這就導致,像保險公司這么保守的機構,只會采取最保守的準入要求,以控制未來的賠付風險。
畢竟像重疾險,一保就是幾十年,甚至是到終身才結束。
雖然也開放了核保的通道,但實測下來,大部分公司的產品都很難通過…
所以我還是建議,有條件能上車的就盡快上車,別給自己添這種不必要的麻煩。
悄悄說一句,最近陸續收到這樣的通知了——
講真,重疾險也好、醫療險也好,價格都已經探底了,早買早安心
OK,友情提示就到這兒~
買健康險比較麻煩,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一樣,每家公司的健康要求也不一樣。
最好最好還是找個專人協助,既能事半功倍,又能避免未來出現理賠糾紛。
覺得我靠譜信得過的,可以預約我們的專屬顧問1V1協助
當然,之前買過的也可以預約,讓顧問幫忙做個專業的保單檢視,查漏補缺~
本文版權屬于《荔枝?!肺⑿殴娞枺╨gbaoxian),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及二次修改。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