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網站顯示,9月9日受理蘇州雅睿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睿生物)的創業板IPO,保薦機構為安信證券。雅睿生物是一家以分子診斷及基因檢測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受益于新冠檢測需求增長而大幅提升,IPO擬募資7.5億元。截至招股書簽署日,聶晶、吳元民、聶小峰三人合計持有或控制公司68.73%股份,為共同實際控制人。
靠新冠檢測推升的業績
雅睿生物的主要產品為多種型號的實時熒光定量PCR儀等分子診斷儀器,該產品是應用PCR技術進行檢測的關鍵設備。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發生,具有高敏感度、特異性及便利性等特點的PCR檢測技術成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主流診斷技術并得到廣泛運用,在此背景下,新冠檢測領域需求增長成為公司報告期內業績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雅睿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044.29萬元、4.4億元、7.41億元、4.3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022.47萬元、1.9億元、2.79億元、2.11億元??梢?,2021年公司的凈利潤已經是2019年的10倍還多。
雖然新冠檢測需求大幅推動了公司業績增長,但是,雅睿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在國內檢測能力已經得到大幅提升的情況下,公司實時熒光定量PCR儀產品銷售收入繼續保持如報告期內的高增速難度較大。
此外,若新冠肺炎疫情得到進一步控制、國家疫情防控政策發生調整等情況發生,都可能導致公司面臨短期經營業績下滑的風險,從報告期內雅睿生物每季度的業績來看,的確發生過這樣的波動。比如,2021年二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4312.53萬元,同比下降超過50%,而這一情況的產生正是因為當時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主要產品實時熒光定量PCR儀的市場需求有所減少。
股權激勵價格相差3倍
以前只知道中國歷史上儒家提出過“愛有差等”的理論,而看過雅睿生物的招股書記者才發現,原來股權激勵可以有如此巨大的差距。
2020年12月,雅睿生物前身雅睿有限股東會決議設立蘇州新臨、寧波竣睿作為員工持股平臺,并以老股轉讓的方式對員工實施股權激勵。其中對蘇州新臨的合伙人轉讓了合計2%的股權,轉讓價格為9.96元/注冊資本;而同時對寧波竣睿合伙人轉讓的4%股權轉讓價格卻為39.85元/注冊資本,足足是蘇州新臨的4倍。
對此,雅睿生物的解釋是股權激勵的價格不同是根據員工的歷史貢獻、崗位等因素。然而,銀柿財經記者發現,雅睿生物存在陳南等人同時是蘇州新臨、寧波竣睿2個員工持股平臺的合伙人的情況。陳南從2018年10月開始在雅睿生物任職,直到股權激勵時,陳南只有銷售負責人一個職務,并且從陳南的持股比例來看,對其股權激勵完全可以集中在一個平臺完成,那么為什么他會在兩個持股平臺中都有所參與?這似乎與“不同股權激勵價格源于員工的歷史貢獻、崗位等因素”的說法有所出入。
雅睿生物近年來主要靠新冠檢測需求推動的業績增長能否持續,股權激勵差距巨大是否合理,在其IPO過程中都值得注意。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