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央行副行長范一飛在《中國金融》發文指出,近年來,隨著金融標準化建設深入推進,標準在支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中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日益增強。
其中,堅持政府市場并重,標準供給側改革成效顯著。范一飛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金融業發布國家標準44項、行業標準237項,公開現行有效團體標準110項、企業標準6017項,政府主導制定標準和市場自主制定標準齊頭并進。一是供給結構持續優化。金融國家標準建設領跑服務業,行業標準質量和規模大幅躍升,團體標準研制蓬勃發展,企業標準化明顯提速,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二是標準體系日益完善。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適應新時代金融發展需要的新型標準體系已基本建成。首項強制性金融國家標準《人民幣現金機具鑒別能力技術規范》于2021年7月正式發布;基礎通用、產品服務、信息技術、基礎設施、金融管理等標準分類更加科學合理;銀行保險、證券期貨、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網絡安全等重點領域全面覆蓋。三是國內國際融合發展。隨著金融數據、信息交換、安全等領域國際標準轉化有序推進,我國金融標準體系逐步與國際接軌,國內國際標準化協同發展更加高效。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