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綠色循環經濟,是開發區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路徑。作為青海省僅有的兩個國家級經開區之一,格爾木昆侖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力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積極引導企業實施綠色戰略、綠色標準、綠色管理和綠色生產,推動園區企業由資源消耗型向綠色低碳循環型發展,取得了不凡成效。
作為察爾汗鹽湖的主要開發企業,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方面開展了大量探索,盡量做到把鹽湖資源“吃干榨盡”。
“為充分利用鹽湖資源,我們錯位搭配發展,整體回收利用率還是很高的。比如這個鋰資源雖然整體儲量很大,但是含量很低。我用數字給你打個比方,比如501摩爾物質里有500摩爾都是鎂,只有1摩爾是鋰,要把這1摩爾鋰提取出來,是非常難的。”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宣傳培訓中心副部長吳光亞向記者介紹說,他們通過近20年的不斷研發,攻克了超低含量、超高鎂鋰比鹽湖鹵水的提鋰難題,開發了新型層狀鋰吸附劑及成套制備技術,超高鎂鋰比鹽湖鹵水-膜分離耦合提鋰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了解,青海鹽湖工業已經形成綠色開采、分級提取、綜合利用的鹽湖開發體系。“你看那個水下的白色晶體就是基鹽,氯化鉀含量大約20%,我們現在已經可以提取出來95%以上。”在青海鹽湖工業股份公司鉀肥分公司自動化生產車間,鉀肥分公司副總經理張生太抓起一把白色的細小晶體向記者介紹說:“這是光鹵石,我們采用反浮選技術已經提取了氯化鈉,這個車間主要是固液分離,提取氯化鉀后的鹵水循環返回鹽田再提取氯化鎂。”
在青海西豫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生產調度中心,屏幕上顯示著生產車間各個角落的實時畫面。在青海西豫有色金屬有限公司董事長石云章帶領下記者來到生產車間的庫區,一摞摞銀白色的鉛錠整齊堆砌,等待運輸。據石云章介紹,他們是青藏地區唯一一家鉛冶煉及多種貴金屬資源綜合回收利用企業,年工業產值約30億元。
近年來,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西豫公司先后投入1億元科研資金開展科技攻關,完成重大科研項目17項,申請專利27件。通過這些技術,西豫公司不僅有效利用了資源,還擴大了產品領域,提升了企業效益。“我們設計規模為年產電解鉛12萬噸,通過鉛冶煉平臺,實現了把原生礦里有價值的微量元素都提取出來,從最早的三種產品,已經擴展到16種,做到了資源的循環綜合利用,榮獲國家級綠色工廠”,石云章介紹說。
在西豫公司展示臺上擺放著各種產品,其中三塊金燦燦的金條吸引了記者的關注。“這一塊金條是2公斤,我們通過技術創新,回收提取了黃金。”石云章透露,今年以來,公司已綜合回收提取了1.2噸黃金。上半年,公司電解鉛、黃金、白銀等產品提取同比增幅20%,實現工業產值14億元。
據了解,為走好綠色循環發展之路,格爾木昆侖經開區積極創建國家級、省級綠色園區、國家級綠色產業示范基地,支持企業申報綠色工廠。2019年,開發區入選國家第四批綠色園區,2020年又入選國家首批綠色產業示范基地。目前,開發區共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3家和省級綠色工廠4家。
此外,格爾木昆侖經開區還積極謀劃了一批有利于綠色產業鏈之間的“補鏈接環”、強化產業上下游聯動發展的項目,相繼實施了金昆侖鋰業年產500噸金屬鋰、藍科鋰業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徠碩工貿4萬噸氯化鈣、藍科皓宇太陽能集熱加溫熱水工程、叁叁新能源萬噸碳酸鋰清潔能源供熱工程、工業園污水處理廠、海西州危險廢物處置中心等一批基礎性、節點性項目。
“以鹽湖化工產業為核心,融合油氣化工、金屬冶金、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輕工及建材產業發展的綠色經濟產業體系基本構建”,格爾木昆侖經開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胡紅梅說。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