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生鮮電商產業整體交易規模持續增長,賽道競爭依舊激烈,叮咚買菜一季度財報顯示虧損大幅收窄,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盒馬、京東生鮮等紛紛入局預制菜,本來生活連續四年實現盈利,生鮮SaaS企業“觀麥科技”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但其中也不乏疲軟之勢,部分生鮮電商大幅裁員、多城業務陸續關閉等消息不斷。
在此背景下,8月18日,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22年(上)中國生鮮電商市場數據報告》。據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數據庫顯示,今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預計達5601.4億元,同比增長20.25%。
數據顯示,2014年至2021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分別為290億元、542億元、914億元、1402.8億元、1950億元、2554.5億元、3641.3億元和4658.1億元,增速分別為123.07%、86.89%、68.63%、53.47%、39%、31%、42.54%和27.92%。
據了解,網經社定義生鮮電商為零售電商這一大賽道下的分支,以蔬菜、水果、肉禽蛋類等生鮮品作為核心商品,利用互聯網將生鮮品通過電商倉庫等傳統快遞方式配送,或是通過到店、到家、社區團購、周期購等模式到達消費者手中。目前生鮮電商模式包括O2O模式、前置倉模式、到店+到家模式、社區團購模式等。
網經社“電數寶”顯示,1月至6月,國內生鮮電商行業共發生了2起投融資事件,融資總額超2億元,涉及的平臺為生鮮掌柜和觀麥科技。
報告顯示,目前,生鮮電商“獨角獸”共2家,分別是誼品生鮮、百果園,估值分別為34億美元和14.62億美元。生鮮電商千里馬8家,分別是樸樸超市、本來生活、每日優鮮便利購、生鮮傳奇、每日一淘、天天果園、食行生鮮和永輝云創,估值分別為61.75億元、58.5億元、46.8億元、40億元、33.8億元、32億元、25億元和12.5億元。
國內知名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受理用戶維權案例顯示,退款問題、網絡欺詐、商品質量、發貨問題、售后服務、霸王條款、虛假促銷、網絡售假、信息泄露、退店保證金不還是今上半年期間生鮮電商投訴的主要問題。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可見,生鮮電商這場大戰中,各路玩家的態度開始轉變,比起以往的“燒錢”打法,謹慎運作或許才符合時宜。 (王旭光)
X 關閉
X 關閉